政策春风拂过,市场暗起风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例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沿袭20年的公务用车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省部级领导以下未来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想辙应对政策变化,车辆租赁公司则面对一个即将兴起的庞大的公车租赁市场期望无限。但是,公车租赁各方都准备好了吗?
车辆租赁公司跃跃欲试
《条例》要求,党政机关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业内有关人士预计,这将产生庞大的租车市场需求。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将促进公车租赁服务市场的发展。这一目标与国家培育和发展服务业是一致的。
目前国内最大的租车公司神州租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车改革将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货币化,给公职人员提供用车补贴,倡导私车公用;二是社会化租赁,从汽车租赁公司购买服务。他坦言,近期神州租车发展“百城千店”的加盟模式,通过招募加盟商模式全力拓展三四线城市市场,势必将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共享资金、客户、采购、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抓住公车改革给中国租车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一些租车公司已着手制定相关的营销政策。创立于2010年的汽车共享互联网预约车服务平台——易到用车网表示一直在关注公车改革的进程。据了解,本次公车改革政策出台后,易到用车的联合创始人正在策划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迎接公车改革带来的机遇。
现实与期望有差距
现实与期望总是有一定距离。尽管目前已有租车公司开始尝到公务用车市场的些许甜头,但受访的企业纷纷表示,公务用车改革只是高墙内抛出的一根橄榄枝,真正的大门并未敞开。
北京市中青旅(600138,股吧)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即使未来公车租赁需求很大,但由于北京的小汽车限购政策,租赁公司也不可能突破政策规定一下子买到很多车来应对这种突增的需求。对此问题,汽车界的一位专家表示,公车拍卖后的号牌如何管理,是将其收回还是带车牌拍卖都是值得各地针对地方自身特点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除了车辆租赁公司的车辆购买能否跟上突增的需求以外,公车租赁市场的规范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900辆大巴车的汽车租赁国有企业,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政府机关、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大巴租赁服务,比如班车租赁、零租业务、旅游租赁等。该公司负责政府业务的金经理给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参与政府租赁服务时的困惑,“我们在北京市只争取到为很少的单位进行班车服务,其余还有一些零租业务,比如中小学课外活动的用车等。” 对此现象,他解释道,政府租车现在主要是以价格论英雄,很少考虑提供车辆租赁服务企业的固定资产、人员规模、管理团队以及服务质量等。像他们这样的大型国有车辆租赁公司在价格上与其他小的租赁公司相比就没有竞争力,因为大公司有团队管理、服务质量等各方面隐形的成本,而小公司在提供租赁服务时有可能在各方面都没有保障,但价格可以杀得很低,最后就扰乱了整个车辆租赁市场。所以公车租赁还是应该更多地综合考虑包括价格、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因素。
“政府订单的比例还是很小。”这是记者听到租车公司说得最多的。北京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一位负责政府业务的业务经理对记者说道:“我们在北京能够为政府市场提供的车大概有2500辆,而公车租赁签约额每年也仅有300万元-400万元。这个租赁规模在我们整个租赁业务中占比并不大,所以未来公车租赁市场要想发展壮大仍然需要时日。”
“车改以后,公车租赁服务采购或将替代公车实物采购,如此一来,不仅是汽车厂商和车辆租赁公司需要针对市场变化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政府采购部门也应该更多地研究公车租赁服务采购应当如何操作,包括标书的设计、租赁车辆的标准、采购的方式等。”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研究所所长于安认为,《条例》从作风建设角度来提公车改革,给出了一个方向,但还需要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来指导操作,比如财务机关怎么管理,公务标准怎么设置等,否则方向性的东西很可能沦为运动式管理。
记者了解到,具体政策的出台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但目前并没有出台时间表。
但无论如何,《条例》已经为公务用车市场化定下了基调,将由市场筛选出更优质的出行方式,这股开闸后的洪流更令人期待